哈尔滨的老八区20世纪初,在现道外“三马”这一地带,沿着中东铁路东侧狭小的空间里,先后建设了三条铁路支线,南起南马路,北至北环路,东起景阳街,西至滨江铁路线,建起了仓库。
从松花江码头和铁路运输到此处的物资,很快让这里成为商品集散地。同时在逐渐形成的南马路、中马路和北马路的两侧,一家家面粉厂、油坊拔地而起,其生产的面粉和豆油等远销国内外,“三马”地区很快成为东北最大的粮油加工地。
一批精明干练、有头脑、有胆识的民族工商业精英,率先在南二道街开商铺、办实业,在道外的腹地置地盖房,形成了道外老商圈。
民族工商业者纷纷在“三马”地区投资置业,依靠东北地区小麦和大豆的优势,开办制粉厂和油坊,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其中包括以天兴福、万福广、义昌泰、东兴等为代表的制粉业;以元孚、恒顺和、聚盛泰、义昌信等为代表的制油业;以广信通、成发东、天成东、吉祥等为代表的粮业;以及大大小小的煤炭业、木业、运输业、烧锅、建材、杂货等商铺。留下了太多温馨又苍老的回忆……
1920年中东铁路公司在此设立商务处,满铁、华俄公司、各银行等也涉足此地,这里成为了繁华的商业地区。作为哈尔滨早年粮油加工、货物仓储的基地,“三马”地区是当时东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解放战争时期,“三马”地区的制面厂和油坊开足马力生产,直接通过这个集散中心供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了人民军队的后勤保障半岛综合体育。
20世纪初,一批精明干练、有头脑、有胆识的民族工商业精英,率先在南二道街开商铺、办实业,在道外的腹地置地盖房。
盖楼时那些中国工匠纷纷效仿道里、南岗的洋房,采用中国的建筑手法,清水砖墙,白灰勾缝,砖木结构,雕花围檐,建造成了典型的中式“小洋楼”——欧式立面、中式院落~中华巴洛克》
然而,由于自然形成且缺少统一规划及布局,老商圈交通拥堵严重,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较差。没有现代商业圈繁华、整洁的经营环境,也没有居民区的舒适、安静,商住混杂的地区成了“三马”居民和商家们最不愿进入,但又不得不居住和经营的地方。
百年来,道外“三马”地区成为哈尔滨市民族工商业者早期投资置业的重点地段,汇集了他们早期创业的印记,特别是老制粉厂、老油坊等老建筑,成为哈尔滨近代工业文明的见证。
现在八区也早已不在,只有马路的旧址还记录着当年北马路的辉煌。这些老建筑年久失修,而且保护措施不到位,破坏的比较严重,基本没有挂保护建筑的牌。
据哈尔滨市体委史志办1991年编辑的《哈尔滨体育史料》载,1936年,在八区建成棒、垒球场,八区体育场已具雏形。”据此推算,八区体育场从雏形至今,已有85年历史。
“八区”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景阳街以西称为“第八工程站(段),亦简称“八站”,后又传称为“八区”,那时八区地带规划为八区公园。八区公园内部完全是按照体育运动场馆进行布局和设计的。
1937年3月21日,在公园南端建成宣德体育馆,举行了体育馆落成仪式。从此,哈尔滨开始有了一块体育阵地。
该场地对外开放,可供多项目运动员及业余体校训练使用,到了上世纪十年代,八区体育场的使用达到最高峰。
那时的哈尔滨冬天,每到放学时候,满街都是背着冰刀、手拿冰球杆的学生,兴高采烈奔向球场。那时候几乎每个学校都浇冰场。
那时,冰球堪称市球,打得好的球员,国家队的球星,都会被几十万人口口传诵,那时候,有谁不知道铁大门郭弘哪!以至于有关他的故事妇孺皆知,遍布大街小巷。
八区,这个哈尔滨曾经无比辉煌的体育场,让城市多了一份动感和活力。留住了几代人美好的体育回忆和城市记忆。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回到人民的怀抱,哈尔滨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为悼念在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志士,1947年初,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筹建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
该塔是人巴吉赤设计。提起米哈伊尔·安德列维奇·巴吉赤(旧译巴吉司),有的市民一定觉得很陌生。但是说起红博广场旁的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纪念塔,八区广场上的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松花江畔的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以及被移走的原哈尔滨火车站广场的苏联红军纪念塔,却没有多少人不知道。
纪念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组成,通高35米。塔身为花岗岩质,阶梯式的构造侧面看有奔向前方的动态,正面看又有笔直向上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