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市场的概念体验式体育旅游是适应当前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产物,它是以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体育设施为基础,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活动中提供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使旅游者从参与观看这些活动中获得更多舒畅而独特的体验。要想其市场不断的拓宽,取得更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营销策略是关键。
体验式旅游给旅业的营销过程带来新变革。传统的大众旅游主要是一种“4P”(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营销模式。体验式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创造的过程,它的基础是旅游者与旅游景区、旅游开发商、活动主题的互动。旅游开发商必须尽力创造与利用知识,创造新的旅游主题,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了解旅游者的兴趣、偏好与价值观。旅游开发商必须通过与顾客之间的相互学习、深层交往,为旅游者创造全新的体验经历。
传统的大众旅游通常是旅游者在限定时间内参观固定的地带。体验式旅游对时间与地点的要求有更多的灵活性。一方面,旅游者在参与体验式旅游时有更多的自和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在体验式旅游结束后,旅游者还可以继续延续这种体验感受,或者在其他地点上演相同的或相似的体验活动。在体验式旅游中,旅游开发商从旅游者的亲身感受出发,追求建立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为旅游者提供差异化与定制化相结合的服务。
体验式体育旅游营销与传统旅游营销之间的区别,决定了其营销策略必然存在其本身特色,在众多的营销方式中,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体验式体育旅游情感营销不失为两种较好的策略。
“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一种以有形或无形的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为基础,依据旅游企业自身产品及市场定位,赋于产品丰富的想像,内涵并借助现代先进传媒技术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推广引导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激发消费者的购买从而售出产品实现利润的营销策略。如众所周知的江西省红色旅游。新产品出不断现,就会出现不同的概念,市场越激烈,概念会越多。体验式体育旅游的出现,也必须存在其概念营销的可能,当然这个概念不是最浅显的概念,它是有一定支撑,有一定发展空间的,而非那种恶性的竞争概念。
在广西旅游市场中采用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对广西旅游市场的开发、结构调整、产品更新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1)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采用“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 体验式体育旅游紧扣旅游消费者旅游需求的特点,其新颖别致的体验式新概念能使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摆脱目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差异小使游客难选择的弱点,使之迅速脱颖而出被旅游者关注、接受。国内旅游业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产品种类都大大增加。新产品日益增多的同时也带来同质化的现象给旅游者选择产品上造成困惑。这时我们桂林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采用概念营销其核心就是新概念的创造,在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表达一种新颖独特的差异化概念以区别同类型产品,营造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2)增加产品内涵,潜移默化地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黄沛认为最成功的概念营销是“品牌设计”因为它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如以上说的“红色旅游”响彻全国,不仅带动了全国的旅游新模式,也带来了一个时代人们新的旅行生活方式。桂林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只要合理准确地表达了产品的核心概念与游客的物质、精神需求相统一旅游活动能悄悄地和产品一起进入消费者心田,产生依赖性从而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桂林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的研发具有“品牌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的基础是产品差异化。其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的差异化表现在其产品功效的差异化与定位的差异化。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的功能差异于在于“体育”――休闲,健身、娱乐,“体验”舒适而独特的情感享受和难忘的经历相结合,在休闲健身、娱乐中给游客舒畅而独特的情感享受和难忘的经历。定位差异化反映于消费者心中对产品的印象才能激起游客的消费得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时代潮流、甚至创造一种消费观念而定。为就要旅游企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开发大量的调研工作。
第二,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的核心在于创造概念。概念要立求“新”“实”“美”。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的“新”即新理念。消费者需求随市场变动不断发生变化体验式体育旅游的新概念始终以旅游者需求为出发点,尽量做到满足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走在旅游者消费的最前沿,甚至超前才能引领消费潮流,再有,“新概念”还以现实发展为基础一味求新而超出市场发展规律和自身能力,束之高阁和名不符实都会让游客厌恶。其次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概念的“实”,即实在。以消费者时间经济能力为基础,以社会、自然承受力、企业自身实力为基础,以旅游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人依据,根据客观规律开发旅游产品。产品越是差异化就越要强调它实际基础。最后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概念的“美”即语言之美、内容之美、创新之美,扣开消费者听觉、视觉的大门,迅速传播,理念之美,新概念新追求。新生活独特之美,美而独特让人着迷,爱不释手。
“体验式体育旅游情感营销”是指在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相对成熟的阶段,在品牌的核心层注入情感,增加品牌的核心文化,并在产品的行销过程中,通过释放品牌的核心情感能量辅以产品的功能性及概念需求,打动消费者,保持产品在稳定上升的过程中有爆发性的增长。
在今天的旅游市场上,单纯比网络优势,市场占有率、广告投放率及旅游人次等恐怕难再有大作为。尤其是对于一些工作压力大,精神得不到释放的抑郁更是如此,因为传统的旅游企业,注重自然、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立求花钱少收入大而缺少了对游客情感的追求半岛官方app。在游客需求不断多元化,讲求个验的今天,旅游企业要做到“引”得来游客,“留”得住游客,让游客玩得开心愿意花钱,就得通过独得的产品设计,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技巧。“情感营销”正是一种基于产品设计差异化,以消费者内在情感为中心,通过表达企业人文关怀和满足顾客情感体验来实现营销目标的营销策略。不少专家人士如肖志营等认为未来的核心竞争情感将成为竞争焦点。品牌优势将更多取自于品牌的核心文化,情感内涵。
(1)体验旅游就是使游客有一次舒畅而独特地,难以忘怀的旅行经历。即引发游者情感的共鸣,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事件之间互动的结果。体验式体育旅游的营销即“情感营销”另外,在《体验经济》一书中体验经济论的开创者派恩和吉尔姆也认为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需求已由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下的特点、特色、利益过度到了“感受”而感受就需要企业的产品与及其营销核心中注入“情”的概念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现代科技手法使“情”的投射穿过消费者的情感障碍在策划、广告、促销、设计包装上使消费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与冲击达到激发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
(2)消费者对产品最大的认同莫过于情感认同。情感营销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有利于培养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忠诚度树立良好的口碑在潜移默化中扩大客源,情感营销涉及产品设计开发到售出、售后的全过程,讲求心灵沟通及时满足顾客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于取得消费者信赖增加市场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有重大贡献,此外情感营销对于品牌企业另一突出意义在于。一旦在品牌确立处于独家寡头企业。再无企业与它竞争的时候还能够不断超越自己。将产品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升级,至于无法替代的地步!有竞争就会有企业独占行业的局面,一旦企业确立市场等一,自己就是难以超越的障碍。像“哈慈”“三株”从辉煌的市场主导到退市,给我们上了一堂实践课。情感营销能为企业竞争营造第二个领域,实现自我的超越和不断发展。
第一,新颖独特的差异化产品设计。在拉脱维亚的港口城市利巴雅,有一座100多年前沙皇建造的监狱。如今,该国将这座在苏联解体后被关闭的监狱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在这种另类旅游项目中体验到囚犯的生活。用红砖建成的监狱是一座二层建筑,位于高墙内。打开铁门进入其中,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单人牢房的墙壁上刻有“我想回家”等犯人的笔迹。据导游讲,监狱曾经用来关押苏联军队的犯和扰乱军队内部纪律者。在苏联军队撤退后,自1997年被关闭,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当地的历史学家和年轻人建议,虽然这代表一段黑暗的历史,但也不应拆除,而要保存起来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大约在一年半前,开始推出了这种另类旅游项目。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不仅吸引了国内各界名人,而且还吸引了欧洲人前来参观,目前参观者人数已经超过8000人。在上述旅游项目中,除在导游带领下进行参观外,游人还可以穿上囚服拍照,在黑暗的牢房中体验犯的生活。据说,这项旅游的费用大约为7拉特(约为1400日元)。为防止儿童身心受到打击,禁止12岁以下儿童参加这种体验活动。
产品是企业利润核心,在一条旅游线路立项、策划之前对市场的调研,游客的旅游心理情感把握十分重要。我们知道一个游客在选择一条旅游线%左右。产品设计如能围绕消费者的消费情感因素和产品自身独有的功能效用,寻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将人性化思维和理念以创新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是相当成功的。
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设计应以“体验”为轴心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把握游客消费心理和情感,在把握消费者消费心理基础上针对各类游客群体推出“情感”旅游线路,最大可能地满足游客情感体验的需要。
关于大学城概念,目前并无明确的界定和严格的标准,更多的只是一些形象的表述,而这也恰恰说明了有关大学城的基础性研究的缺乏。大学城是历史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从大学城生成模式来看,主要有自然发展型(evolutionmodel)和主动构建型(规划建设型pro-gram model)两种。综观国内外大学城发展历程,国外大学城生成模式主要属于前者,国内大学城生成模式主要属于后者。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发端于20世纪初叶英美等发达国家。西方大学城可分为两类发展模式。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城,以英国的牛津、剑桥为代表,大学城基本上是大学与城市互为因果、相伴而成的,体现了“大学即城、城即大学”的自然发展理念。另一类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城,以美国斯坦福科学园、日本筑波科技城为代表,城市依托于大学,通过建立高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密切城市与大学的经济、社会、文化关系,突出大学城之于城市发展的综合功能,正如FrederickTerman指出的“一个研究型大学能够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所贡献,而地区发展也必将带来大学的更大发展。”可见,西方大学城基本上属于自然发展型生长模式,基于此,Black Gumprecht将大学城定义为:“大学城是指大学及其文化对当地特色起到主流影响作用的城镇或城市。”
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我国大学城始于1999年,以北京东方大学城为发轫点,经历了兴起、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成大学城60余座,涉及21个省、市、自治区。我国大学城生成模式主要属于主动构建型,即政府主导型,是政府、企业、学校的主动行为。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城经济功能的双重驱动,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实施大学城建设与发展的全新模式,就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大学集聚的人为意志。根据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本土化大学城概念一般可表述为:大学城是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高校等多种力量参与,使若干所大学在某一或某些地区集聚,并达到一定规模的有机整体。
综合国内外大学城两种生成模式,基于经济视角,立足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笔者以为,现阶段经济视角下的我国大学城的概念可界定为:大学城是指以多所大学为核心的具有教育、经济的双重功能的城市社区,是两种构成要素和谐发展的开放式社会系统,是教育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当前,我国大学城的投资主体有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高校自有资金积累非常有限,根本不足以大规模建设;而各种社会力量履行办学责任和承担教学经费的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因此,只有政府才是大学城生成的主导力量。政府竭力成为大学城经济效应的推手,积极对教育资源开发市场化,促进高等教育“城市化”,并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不断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由此,政府主导下的大学城经济效应不断释放,经济功能日益凸显。
资源共享是大学城构建的理念,是大学城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所谓资源共享,不仅指在大学城内部实现高图1大学城之于经济发展新模式基础理论体系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形成外部规模效应;而且指大学城外部性影响,实现教育和经济的和谐共生与科学发展。因此,基于经济视角,发挥大学城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构建教育与地方经济联动发展的合作平台,实现互利共赢,才是大学城资源共享的本质要求。
大学城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部进行人才、技术和信息交换与流动,才有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开放性是大学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大学城实质就是“大学”与“城”的结合,体现“大学即城,城即大学”的发展理念。系统开放性有利于构筑人才、技术和信息高地,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资源、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开放是双向的,在开放性系统运作过程中,必将使大学城受益于地方的经济支持和政策倾斜,从而增强大学城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
我国大学城起步较迟,发展过热,功利性太强,因此,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大学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防止政府的主观意志和市场失灵;就是要既保证大学城自组织系统的有机和谐,又能主动接受外部正效应影响;就是要实现大学与城市、教育与经济的联动发展、和谐共荣。
概念中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强调这个作用的发挥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我国大学城属于主动构建型的生成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人为意志的体现。但政府之于大学城规划建设的真正驱力是大学城潜在的经济价值而非教育功能。一旦大学城的经济效应释放,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能力得以体现,政府的后续主导作用便会极大地弱化了。这是非理性的,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基于概念,在大学城建设完成后,政府还应主导构建统一的大学理平台,一方面保证自组织资源共享、和谐运作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大学理平台与地方经济密切对接,联动发展,实现教育与经济的互利共赢。其实,这才是政府主导的意义所在。
概念中强调大学城的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功能,这决定了双重调节的价值与意义。大学城两种生成模式对应着两种主导力量。基于经济学原理和市场经济条件,在大学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强调政府主导性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学城的规划与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功能。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教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逐渐让位于市场,由市场在大学城发展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我们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双重调节的功能协调问题,促进调节“合力”的最大化。
概念将大学城定位为“城市社区”,说明了大学城是“大学”与“城”的统一76中国经贸导刊2D。9年第14期体。但我国大学城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概念上的统一,二者在现实中的分离十分明显。从动态上看,这是发展中的问题,有政府主导型生成模式的影响,有大学城发展的阶段性原因,也有行业之间固有的障碍。只有在发展中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大学“城市化”和城市“大学化”,即二者融合,实现大学城实质上的蜕变。这也是大学城发展的必然追求。大学城市化偏正于大学,大学要主动融入城市。城市大学化偏正于城市,受大学城集聚效应影响,城市应主动融入“大学”,提高其经济实力,提升其城市化水平。
概念指出大学城是教育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构建是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基于经济视角的大学城概念问题就是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对大学城概念进行比较科学的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清楚其基本表征,构建教育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就有了了基础性支撑。其理论逻辑层次见图1。
基于概念,大学城具有经济功能,其经济效应必将释放,并对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是集聚效应。大学城集聚了人才、技术和信息,为地方经济发展形才资源、技术能力和创新动力的储备。二是辐射效应,即人才、技术和信息的外向释放,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的规模经济以及由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的整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的提升。三是联动效应。通过教育经济的相融互动,联动发展,促进二者的互利共赢。可见,基于概念研究的大学城功能定位,对其经济效应的释放有着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概念把大学城看成是开放式系统,而系统必然具有双向性。大学城对地方经济发展施加作用,地方经济也必将反作用于大学城。地方经济将给大学城带来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从而促进大学城自身实力的提高和竞争能力。
摘要: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市场化是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的基本概念。由于这些新概念对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的认识、制度生成与政策制定,起着引领思维的作用,为了避免对这些新概念的本意望文生义,甚至曲生新意,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其内涵进行辨析与界定。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辨析一、问题的提出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市场化、高等教育生源市场、高等教育商品化、高等教育产品、高等教育产业、高等教育产业化等,这些从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概念,其原本意义已有相当成熟的界定。但在高等教育领域重新嫁接后,在对其原本内涵了解不透的情况下,就容易曲生新意,甚至望文生义。由于这些概念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政策及制度的改革设计,起着引领思维的作用,因此,对这些移植概念的真伪问题必须加以辨析。从经济学逻辑来说,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或高等教育是产业,必然意味着高等教育存在市场。产业着重的是供给,而市场则是消化供给。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没有产业,也就没有与这种产业对应的市场。要认识高等教育产业,也要认清高等教育市场。客观上通过产业的组织形态和手段大力扩张高等教育规模,而实际上又没有规范相应的高等教育市场,其结果就不能充分利用市场调控的有效手段,克服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低下和资源的无效配置,并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认识。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及市场化概念,是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的基础概念。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有效的理论辨析,首先应对经济学中的市场与市场化概念的原本含义有深刻的理解。二、市场与市场化概念的经济学含义要认识市场,先要了解产业。所谓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种或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的集合”,产业着重的是供给。所谓市场,“就是买者与卖者进行交易的场所”,更加广义的市场定义,即“一切按照公开价格交易的场所”,市场着重的是对供给的消化,显然,市场由产品或服务的潜在供给者和需求者所组成,只有需求者或只有供给者都无法形成市场。毫无疑问,市场应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某种产品只有少量的买者和卖者,就难以产生市场并形成产业。市场的规模可大可小,大到包罗万象的国际市场,小到只有某种特定商品的小商品市场,这取决于市场的界定。市场的形成也是多样化的。从市场交易的产品使用来看,市场可分为两大类,即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按照交易场所的不同,也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前者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如一般意义的商品市场,而后者没有交易场所,如股票市场。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市场又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前者的交易方式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后者的交易方式是先交钱后交货。按照市场竞争的程度,市场还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等。但不管市场如何分类,在市场中,买卖双方是通过交易发生关系的,交易双方完全平等。实际上,市场也是一种组织生产的形式,它与企业组织生产的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平等自愿的交易基础并依靠价格机制的作用组织生产,而企业内部则是上下级权威组织生产。在经济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非常复杂。每一种产品,都可能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供给和需求又在不断地变动,在宏观上如何来组织和协调如此庞杂的经济活动,并使其能够有效而又有机地循环运行?正是依靠市场中存在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制度。供给和需求就像一把剪刀的两个刀刃一样,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价格;反过来,价格又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使市场达到均衡”,市场的这种功能称为价格机制或市场机制。正是市场机制这种无可替代的作用,使得重视资源有效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国家不断建立和扩充市场,以便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功能,也就是说,市场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从历史来看,人们最初进行资源配置的方法是“习惯”,第二种方法是“命令”,第三种方法则是“市场”。与传统社会的习惯方法和命令方法相比,市场方法在发展经济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体现在以交换和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活动,促进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价格体系用一种简单而又清楚的信号指导人们的行为,使复杂的经济关系简单化,降低了信息处理成本。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人命令谁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人人追求的只是自身的经济利益,每个人只是根据市场的价格信号调整自己的行为,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因而,市场化实质上指的就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协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的手段。然而,当今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完全依赖自由市场经济,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或多或少地介入经济活动。因为,人们认识到任凭市场自由发展,自由市场均衡将背离帕累托最优,即市场有效组织生产失灵,出现资源浪费。市场的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市场机制要达到资源有效配置,或者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符合福利经济学基本定律的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律和前提条件假设是在论证和解释“看不见的手”的学说过程中推导出来的极其严格的假设,在许多现实情况下,这些个假设是难以成立的。因此,市场机制本身也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失效会导致“市场失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运行就有可能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状况,这就为政府干预市场运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他有责任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运行效果不合符公众利益时,伸出“看得见的手”加以干预。但应明白的是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的不足,其作用应主要围绕效率、公平和稳定进行。因为,现实经济的复杂性以及政府机制本身的缺陷,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往往会出现失灵的情况,用来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政府职能本身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现代经济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三、高等教育市场与高等教育市场化内涵理论辨析高等教育市场与高等教育市场化概念的出现,只是近些年来的事,它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得到扩展。高等教育在产品市场上交换的是高等教育服务,因为“教育服务是教育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由于高等教育供给量很小,上大学是绝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大事情,人们很难感到高等教育发展有产业和市场的气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年代,高等教育供给量不断增大,虽然尚不能均衡需求,但这种发展态势,给人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等教育市场想象。既然高等教育供不应求,为了使市场供求均衡,就应该以产业的形态扩大高等教育的生产规模,那些与产业及市场相关的概念,自然就移植到高等教育领域。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手段,某种程度上已采取了产业化发展的措施,如对高等院校办学者放权让利的刺激、对求学者实施成本分担政策等。但实行产业性政策,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高等教育,并不是为了从中获得办学利润,这些措施与高等教育非营利特征并不相悖。高等教育产业以及高等教育市场只是有效组织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方式,并不是追求营利的必然标志。在这里,有必要对营利和非营利概念作适当的解释,因为对这两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容易让人感到—提高等教育产业和高等教育市场,就必然从理论上引导与促使高等教育追求营利的结论。厉以宁教授认为:把教育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以及这一经营的结果可以带来利润,同教育的非营利性是不矛盾的,这是两个问题。教育的非营利性是就教育的性质而言,问题主要在于,教育经营之后所得到的利润不同于企业经营之后所得到的利润。企业的利润在扣除公积金、公益金之后分配给投资者,这是名符其实的利润;而教育单位作为公品和准公品的经营者所得到的利润应当作为发展教育的基金,不存在投资者分配利润的问题,这正是教育的非营利性的体现。因此,把高等教育作为产业或者论及高等教育市场,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必将背离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性质。现实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后大众化,从稀缺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来看,必然要把高等教育看成一项产业来对待,而要把它看成或作为产业,必先要考虑规范市场。否则,就会造成许多负面作用,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市场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以产业形态进行发展,把高等教育作为产业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以及普及化的有效途径,而高等教育市场化是这一有效途径的必然措施。事实上,承认和不承认是否存在高等教育市场或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形态都无关紧要,因为,客观上,高等教育供给量在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需求者可得到上大学的机会,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必然引发治理高等教育手段的改变。就我国而言,尽管高等教育存在外部效应,但实施完全的高等教育福利政策是不现实的,那样做只能加剧社会更大的不公以及减慢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上提出高等教育市场或产业,是把高等教育的发展放在市场理论的框架内,希望借助成熟的市场理论,寻找规范和均衡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的途径和措施。从所交换的产品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市场可以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高等教育产品市场交换的是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市场供给方是高校,在需求大于供给时,需求方则是应具有特许权的部分需求者,之所以说市场需求方应具备特许权,是因为他们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角逐,才能获得排他性进入市场的资格。事实上,即便具备了大学入学的资格,从现实的情况看,他们的高考成绩并没有赋予他们完全自由选择高校的资格。目前,在高等教育产品市场,精英型高等院校的教育服务产品稀缺,没有选择机会。大众型高等院校的产品则稍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初期的高等教育产品市场来看,尚未达到市场化成熟的起码条件,因此,高等教育产品目前不可能市场化。政府要培植这类市场的惟一手段是以产业的形态发展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要素市场上,与高等教育产品市场则完全不同。所谓高等教育要素市场,自然指的是生产高等教育产品的原材料的供给市场。由于高等教育产品是教育服务,因而,与教育服务相关的原材料便是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生活和学习环境建设与美化,以及高等院校的内部管理制度等软硬材料。既然高等教育要素市场是为高等教育产品市场提供原材料,在高等教育产品市场上,高等院校是供给者,而在要素市场上则为需求者,高等院校从要素市场上选购的材料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而且,高等教育问题往往就在要素市场上发生。高等教育要素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完全可以市场化。因此,高等教育制度的设计,应集中在如何促使高等院校从要素市场上选择既有利于自己教育服务产品质量,又有利于自身稀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提高的生产要素。我们平时所说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其有效结合点就在于此。实际上,诸如高校后勤要社会化,道理就在于要素市场应该市场化。高等院校有很多生产要素配置,由于没有实施市场行为,影响了高校稀缺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制度设计时,把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混为一谈,从而找不准引进市场机制的结合点,导致高等教育制度乏力。在这里需要辨明的是“生源市场”概念,这是个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概念。因为,“生源市场”,意味着学生是教育市场上被交换的对象,这是不合法的;从理论和客观上说,学生是教育服务产品的买主,而在“生源市场”则认为是被交换的商品,也是不合理的。因此,“生源市场”对学生而言,是个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概念。从高等教育市场的视角改革与设计高等教育发展运行的制度环境,有利于维护高等教育市场各方的利益,特别是高等教育市场处在卖方手中时,更应用有效的制度来维护买方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护高等教育质量。而且,从市场的角度,也有利于使高等教育产出类型的多样化,促使大众化和普及化时期的高等院校,在注重自己的质量的同时,发展有个性、有特色的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高等教育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高等教育供需要真正达到均衡,依靠“习惯”或者“命令”来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是不现实的。中国的高等教育要使现在的供需达到平衡,高等教育的规模必然相当庞大。如此庞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采用“习惯”或“命令”方式配置资源,对稀缺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可想而知的。因为,高等院校毋需经过市场方式的竞争就可获得办学必须的资源的情况下,难以避免的“经济人”本性就更容易促使其产生“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毋需通过竞争也能获得办学的稀缺资源,对高等院校办学就缺乏激励机制,后果也可想而知。高等教育市场化实质上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及其途径的组织形态的描述,但并非是完全等同营利性企业,毕竟,高等教育是非营利性组织。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社会理应为此提供适当的资助。为了减少入学机会的不公,必需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供需均衡,以增进社会福利。高等教育走产业形态之路与高等教育营利是两回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并不会影响高等教育的组织特性。高等教育以产业形态发展,政府的责任更大,行政干预减少,因为此时,政府的精力必然集中在政策与法制的建设以及市场的宏观调控,行政随意的干预容易产生失误。有产业就有市场,而有市场没有市场化,就必然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的低下也就在所难免。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必然形成高等教育规模化,高等教育规模化实质上意味着高等教育形成了产业化形态发展趋势。因此,我们把它纳入产业化框架,是试图用产业理论的分析方法,剖析与设计高等教育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应该采取的政策,这与承认或不承认高等教育产业化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如果高等教育存在市场,即使市场很小,没有形成市场化式的制度管理,资源配置必然采用“习惯”或行政“命令”方式,资源使用就难以避免浪费,高等教育也就难以以产业形态发展,供需失衡难以有效解决。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是宏观层面政府调控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市场化概念的本意主要是通过市场式的竞争手段,来强化市场供给方的产品或服务质量应有实质性的提高,并通过竞争获得再生产的资源或者说生存空间。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以公权为特征的营利和非营利组织惯有的“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将无法生存,问题减少,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自然提高。高等教育的市场机制应以市场价格信号为主来调控供给与需求,通过价格机制的刺激,促使高校真正关注自身向社会提供的教育服务的产品质量及其特色。当然,政府管制价格的权力也是必需的,但政府应根据高等教育供给市场需求状况确定价格管制的内容。对高等教育大规模、全面地实施价格管制,可能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诸如,资源使用效率低和教育服务产品质量变异等问题。三、结论高等教育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化概念,形态上是对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描述,实质上也是有效剖析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寻找对策的分析工具。高等教育市场是指高等教育要素市场,高等教育服务市场是假市场,高等教育市场化是指高等教育要素的市场化,不是指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市场化,高等教育市场化并不是完全市场化,而是部分市场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实现初期,高等教育要素市场是个成熟的市场,高等教育要素应该实行市场化,这是高等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结合点,而高等教育产品市场,目前尚不成熟,不能市场化,这些就是高等教育市场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应有内涵。参考文献:[1]黄亚钧。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2,92.[2]黎诣远。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30.[3]靳希斌。论教育服务及其价值[J].教育研究,2003,(1).
论文摘要:质量保证是各种形式远程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本衷从质量、教育质量、远程教育的质量观念的发展变迁与我国的远程教育的各种形式以及对应的学习者群体的分析,从而得出我国远程教育从总体上以“多元化”质量观为基础,以不同的学习者群体为依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观,从而建立对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近年来,为了加快远程教育的发展,扩大教育规模,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远程教育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远程教育的质量问题也成为政府和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然而远程教育的规模与远程教育的质量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怎么样才能解决规模与质量的矛盾呢,首先要树立恰当的质量观,即什么是质量,并建立恰当的质量保证体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我们看什么是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质量的概念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
1.“符合性质量”。即认为质量只是符合标准的要求。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质量的理解,但是如果标准不先进,即使是百分之百符合,也不能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于是质量的概念在满足符合性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适用性”概念。
2.“适用性质量”。它是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即从使用的角度来定义质量,认为产品质量是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适用性质量”概念的发展,说明了人们在质量概念的认识上逐渐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但是满足顾客使用需要的产品质量还不一定使顾客满意,于是质量的概念向“顾客满意质量”演变。
3.“顾客满意质量”。由于顾客(和相关方)满意的“要求”是广义的,它除了适用性外,还可能是隐含的要求,如售后服务、安全性能、以及环保等。由此可知,质量的概念是从“符合”、“适用”到“顾客满意”不断演变的。在不同时期人们赋予质量不同的内涵与要求,那么教育质量呢,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引进教育领域后,教育质量的概念又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程度。“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是看学生的质量。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最终是要通过其毕业生进人社会后的实践检验。所以,社会用人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在社会实践中德智体诸方面的表现及其所做出的贡献所作的评价,是评估高等学校教育的唯一的客观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教育也有不同的质量要求。那么作为教育当中的一类远程教育的质量当然也应该会随着教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远程教育从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人们对远程教育质量是不是也有了新的要求呢。
各国的远程教育质量评价办法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其中美国高等远程联网教育和韩国国家开放大学建立了质量标准,教学实施参照标准执行,并以标准进行评估和检查。英国开放大学教育质量是与普通高校同一标准,并受普通高校的质量监控。新加坡开放大学学位课程教育质量是与英国开放大学同一标准,并受英国开放大学的质量监控。国内有些学者提倡借鉴一些远程教育较为发达国家的质量评价办法。然而国外的经验、办法可以借鉴,但不能复制照搬到我国的远程教育质量的评价上。
(1)“多元化”质量观我国远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参与者、终身教育体系的依托者,其最根本的任务正在于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因此,远程教育的质量观也必然要体现出大众化教育多样性、多层次化的特点。
(1I)“适应性”质量观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的程度。也就是说,适应性包含了学生,还有用人单位、国家和社会,它们都是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
(111)“市场化”质量观树立市场化的远程教育质量观,建立远程教育质量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运用市场的作用来保障远程教育的质量。
(IV)“特色化”质量观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会参与到高等教育中,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远程教育机构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体现自身特色才能应对激烈的竞争,远程教育作为大众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承担者,也要满足越来越多的顾客不断变化的明确的和隐含的需求,要培养不同的人才,也要突出各个学校的特色。还有其他的一些质量观,如“过程性”质量观等。关于远程教育的质量观众说纷纭,我们应怎么样对待如此的多的质量观呢,究竟那一种观念才适合我国的远程教育呢。
1我国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与对象首先来看我国的远程教育的几种形式,丁兴富把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称为“多系统模式”:传统的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高等自学考试、传统高等学校的网络学院。我国目前的远程教育的形式与之对应的主要对象:其中函授教育、教育、高等自学考试的对象主要以已就业的为主(以下简称“成年群体”,他们通过继续学习或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或者是为了取得更高的文凭,或者是个人兴趣等,原因不一。但这类群体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已经就业,具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和生活。网络学院的对象则主要以没有就业的未成年人为主(以下简称“未成年群体”),他们通过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文凭,从而便于就业。其目的首先是就业。广播电视大学的对象两者兼有。既然不同形式的远程教育有不同的对象群体,即远程教育的多元化。那么树立多元化的远程教育质量观是符合我国的现状。这一观点在远程教育界已达成共识,那么怎样的多元化呢,
教育机构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是为顾客提供的课程、学位、就业准备以及其他的服务和好处。这些课程既源于市场、经验,也来自于教育目标、宗旨与任务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既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成分,如教室、教学媒体、书本、课桌、实习、实训设施和场所以及其他形式的辅助服务。也包括诸如期望、服务、观念、价值等一切顾客乐于接受的无形的消费利益,并依次划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与潜在产品。
1.核心产品。这是产品最基本的层次,是顾客真正需要的服务或利益,是产品能够为顾客提供的基本效用、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之所在,是教育机构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它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宗旨、目标等表现出来,更需要通过教育的功效,即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广泛的传播。既可以通过学生填写入学志愿的一刹那得以确认,还可以通过学校对社会的承诺得以表现,更可以通过学生在社会的优异表现而广泛流传。
电大系统介入社区教育,完全可以“公平教育的砝码、平民进步的阶梯、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为愿景,以其系统的开放性、资源的广泛性、师资的多样性和办学的灵活性,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社区,办学形式灵活开放,办学内容功能多样。社区学院面对社区各类人群,包括外来务工人群,提供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活动。
2.形式产品。这是教育机构为顾客提供的各种有形、无形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由教育机构提供的包括教育课程、娱乐课程、发展课程、社区教育服务和未来规划课程与服务。教育课程包括由电大系统提供的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课程等;娱乐课程包括诸如音乐、舞蹈、体育、课外活动等;发展课程包括为顾客提供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医疗服务主要指的是为顾客提供的医疗部门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未来规划课程及服务主要指的是为顾客提供的就业咨询、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电大教育的有形服务同样包括质量、特色、品牌与包装等特征。
社区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历教育、非正规教育、技工教育、待业、下岗人员培训、特殊群体的帮教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社会闲暇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大众教育、老年教育、妇女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等。电大系统可以提供的形式产品包括教育课程、娱乐课程、发展课程、社区教育服务和未来规划课程与服务等多方面的课程内容。
社区教育课程的本质特点是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社区性和网络化,其对形式产品要求的特点,使那些拥有严格的计划性、鲜明的周期性等特点的教育机构难以适应。而电大系统以其自身在当地职业与教育领域所具有“规模最大、专业最广、层次最多、形式最灵活、覆盖面最广泛”的优势,其多元开放的教育课程体系恰恰符合了中国社区教育的特点需求,也与社区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具有极大的兼容性。而且,电大的网络系统也会更有条件联系国际社区教育办学领域,更好满足社区教育要求,上述原因使电大系统有可能成为我国社区教育的首选对象。
3.期望产品。这是顾客购买产品时通常希望和默认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不同的人对这种期望是不同的。期望产品要求电大系统要特别注意提高社区教育服务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让更多的服务对象感觉到他们在接受更多层次、更具价值的教育服务。
4.延伸产品。这是顾客消费时所得到的诸如、免费送货、维修、保证、安装、技术指导、售后服务等附加服务和利益。教育机构提供的延伸产品可以表现为在辅导、饮食、住宿、心理健康、招生咨询、新生接待、就业指导、就业保证、奖(助)学金、校企合作、困难帮扶、毕业跟踪等。
电大系统介入社区教育,可以在延伸产品上做好文章、大文章。电大可通过为社区提供涉及百姓安居乐业、扶贫帮困、就业指导、心康教育等服务把延伸产品做得有声有色。
5.潜在产品。潜在产品指的是具有变化与改进潜质的产品部分,也就是最终可能会实现的全部附加部分和新转换部分。社区教育同样必须关注与研究课程的宽基础与未来发展方向,关注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新岗位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使他们既有一定的知识面,又有相当的知识深度,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电大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和服务将终身教育的理念辐射至社区内从出生到老年的全体成员,将终身教育的形式在社区教育在的过程中贯穿于社区居民人生的全过程。要鼓励更多更好的教育形式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要拓展电大的教育功能,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向社区教育延伸。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满足社会成员非学历教育的同时,为这部分成员的学历教育奠定基础。把电大的优质教育资源用于社区教育服务,一定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创出我们的特色和品牌,又实现了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产品整体概念的五个层次,十分清晰地体现了现代营销学的核心思想,即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甚至可以说,产品整体概念是建立在“需求=产品”这样一个等式基础之上的,没有产品整体概念,也就不可能真正贯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电大系统在介入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导入产品整体概念,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建立产品整体概念,有助于体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为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带来全新的发展与竞争思路。产品整体概念的提出,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思路,那就是可以通过产品的款式、包装、品牌、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创造差异来确定自己的竞争地位并确立竞争优势。而最能体现这种差异性的层次就是形式产品、期望产品与延伸产品。另一方面,产品的整体概念是市场营销观念的具体体现在营销观念的认知当中,按照顾客的要求来组织营销活动,是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或内涵。电大系统对社区教育的介入只有按照顾客的要求,从课程设计开始,就按照顾客的期望、要求进行课程设计,才能真正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与其他教育机构不同的社区教育产品系列,以服务于消费者。
2.有利于实现电大社区教育服务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结合。一方面,电大系统对社区教育服务产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功能,以满足消费者对某种社区教育产品的全部需求、不断变化的需求和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同时,还要保证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无形产品也是学校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对社区教育服务对象心理健康、招生咨询、新生接待、就业指导、就业保证、奖(助)学金、困难帮扶、毕业跟踪等产品的无形特征也应予以充分地重视。
3.有利于电大系统的教育服务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随着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过程中,教育机构可供选择的战略很多。通过对产品整体化的认识,能够使学校实施差异化战略。这种产品的差异性和特色是教育机构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这些差异化可以表现为:形式产品差异化、期望产品差异化、延伸产品差异化。
电大在社区教育的服务中导入产品整体概念,最终目的是使电大系统的社区教育服务更好地满足社区全体居民的需要,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进而提高顾客忠诚度,提升电大系统介入社区教育的竞争力。教育服务价值是消费者对教育服务所期望的与在教育服务中得到的进行比较而得出的结果,是消费者对社区教育服务过程和结果所带来的主观满足的评价。这一评价与社区教育服务产品的各个部分密切相关。为此,电大系统必须深入了解消费者对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的需求,在各个层次上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品质,为消费者创造更高的社区教育服务价值。
1.保证社区教育服务的核心产品。社区教育服务核心部分是其所具有的教育服务的功能,这是最受消费者关注和重视的部分。如果电大系统的社区教育所传递的服务丧失了这一基本功能,那么消费者对该社区教育服务将无法容忍,甚至可能拒绝接受电大系统提供的社区教育服务。只有这部分需要得以满足,消费者才会追求部分需要。因此,社区教育服务的核心部分是电大系统必须首先加以保证的,是进入社区教育服务市场的最基本门槛。
2.完善社区教育服务的形式产品。社区教育服务的形式部分是社区教育服务的整体要素中首先被人们认知的部分,也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的课程把社区教育服务的功能和效用通过教育教学的形式和过程充分显示出来。因此,它是消费者对电大社区教育的服务价值作出预期判断的依据。理性的消费者总是按效用最大化原则,根据社区教育服务形式部分的诸要素进行社区教育服务消费选择。可见,消费者对形式产品的综合感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消费选择。因此,社区教育服务的形式产品是社区教育服务机构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最重要因素。也正是如此,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形象和声誉、规范服务、创造服务特色、改善设施等,使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以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3.理解社区教育服务的期望产品。社区教育服务的期望部分是消费者对社区教育服务的判断、要求和期望,是消费者进行社区教育服务价值评价的内在标准。如果消费者感知的服务小于消费者的期望下限,那么这一服务就不能被认可和接受;如果感知的服务大于消费者的期望下限,那么这一服务就能够被认可和接受;如果感知的服务越接近消费者期望的上限,那么消费者对这一服务的满意度就越高,也即社区教育服务所提供的综合价值就越大。因此,医疗机构必须洞察消费者的内在需要、渴望和期望,并以此为导向,设计和提供符合消费者需要的社区教育服务产品,提高社区教育服务的综合价值。
4.拓展社区教育服务的延伸产品。社区教育服务的延伸部分可使消费者感受到在与教育工作者的交往中得到的尊重和关注。延伸产品能有效提高消费者对社区教育服务价值的评价,培养和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而且消费者还会在其交往人群中进行正面的口头宣传,这种宣传更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因此,对电大而言,提供和改善社区教育服务的延伸部分,是完善服务品质,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途径。能够正确发展社区教育服务延伸部分的教育机构一定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5.开发社区教育服务的潜在产品。在条件成熟时,社区教育服务机构可拓展服务项目或者拉长社区教育服务的服务链,开展相关多元化经营。这样,一方面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拓展市场,提高医疗机构的经营业绩。
我们强调的市场营销观念是以顾客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在确认顾客需求的同时,必须解决的是消费者凭什么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涉及到产品的整体概念。产品整体概念给电大系统从事社区教育可以提供以下启示:
1.教育理念与市场营销观念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像珠海广播电视大学强调的“以学生满意为目标、以教师满意为目标、以社会满意为目标”就与市场营销观念要求的“以顾客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就是把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内化于学校的日常管理行为之中。
2.竞争可以从不同的产品层次入手。当前,在教育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情况下,电大系统对社区教育的介入本身就是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的开发,丰富学校开展社区教育的内涵,通过几年的厚积薄发,一定能够奠定电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